查看原文
其他

关 注 新 高 考 改 革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公众号


一、高考改革研究专刊

二、家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



新高考改革研究专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3期点击标题可阅读全文


袁振国:在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

柯政:高考改革需要更加重视科学学科

鞠勤 , 张斓:高考模式下科学素养培养的困境与思考——基于江苏高考改革实践的思考

张天若:从江苏省Y市高考选科情况看江苏高考方案——兼论浙江、上海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李云星, 姜洪友, 卢程佳, 陈天云, 张振良, 楼英伟, 李伟健: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质量与公平的个案研究

刘志军, 张红霞, 王洪席, 王萍, 王宏伟:新高考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实施与应用

田爱丽 , 严凌燕: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理论、实践与展望——以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学校为例

章建石:关于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改进:历史经验、现实限制与可能方向

刘徽, 张朋, 潘晶晶:如何让学业测评的结果更有效——基于潜变量的调节模型研究

秦春华:让高校成为大学招生录取的主体

游畅, 等:科学选拔创新人才的理念、方法与成效——2006-2017复旦大学改革探索综述

刘世清, 崔海丽: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

韩平, 方红峰, 任学宝, 钱万军, 王小平 :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由我校教育学部袁振国教授主持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通过专家组结项鉴定并获得优秀。下面对本课题最终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新高考改革成效作出了科学评价

新高考改革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改革高考制度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把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作为高考改革的核心目标。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的目标。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新高考改革针对高考制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率先在上海、浙江进行改革试点。结果到底怎么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评价一项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它的既定目标是否实现,利益相关者是否满意。课题组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五个目标,对学生、教师、校长、局长、高校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应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高考改革的第一目标,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调查发现这一目标得到了相当好的实现。考生、家长、教师对这一条的认可度是很高的。关于学科选考的理由,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选考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或者是根据他们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来决定的。社会上普遍担心考生会为了拿到高分不顾学习兴趣而“避难就易”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高考改革的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调查发现这一目标得到了较好实现。目前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分数进行录取的学校比例还不算大,主要是在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学校内试行,但从上海有自主招生权限的大学实际录取学生的情况和浙江“三位一体”招收录取的情况来看,在按综合素质评价招录的学生中如果仅凭录取分数线的话,有20%的学生可能进不了他们现在所进的学校;同时,在达到录取线的考生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高,有10%左右没有被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已经释放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

高考改革的第三个目标,是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这一目标也得到较好实现。外语一年两考是一年多次考试的先声,外语也是相对容易保持考试信度的一门学科。从上海、浙江的情况来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而造成终身遗憾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中,有将近90%的被调查对象对一年两考持赞成态度。一年两考,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有趣的是,家长的担心远远超过子女的担心。而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是已经考过还是没有考过的学生,对此都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心。

高考改革的第四个目标,是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这一目标也得到较好实现。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一直受到质疑,随着学科交叉发展、增强综合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批评高中文理分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新高考改革果断决定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从而彻底结束了高中文理分科的历史。从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考生文理交叉率达到78%;从上海了解的情况来看,选择两个文科一个理科或两个理科一个文科,文理交叉率也在80%左右。对文理不分会降低数学区分度的普遍担心也完全没有发生。

高考改革的第五个目标,是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选考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第一,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第二,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在新高考改革的五大目标中,这一目标未能得到较好实现。

完善国家高考政策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建议

高考是一场高利害关系的博弈,它不仅与考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紧密相关。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遇到了五个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 把“6选3”改为“6选1+2”,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

等级性考试“6选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在增强选择性的改革目标较好达成的同时,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为了避免不同学科引起的分值差异,上海和浙江两地均在计分时按照考试群体进行等级划分,转换为相应的等级分,再最终计入高考成绩。每门选考科目按百分比计等级,前1%计A+,前2%计A,依比分为若干等级,在高考录取时再折合为分数,每个等级相差3分,A+计入高考的分数为100分。在以高考总分录取的制度下,由于物理获得高分的难度明显高于其他学科,从而导致一些爱好物理、数理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不敢选择物理,造成物理选考人数逐年下降。更应引起关注的是,这一趋势已经向高二、高一年级传递,选考、选学物理的比例可能进一步下降。在调研中有多所高中学校的教师、校长反映,其所在学校的高二、高一学生选考物理的人数又有下降。

浙江、上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别出台了“保障机制”,对物理学科设定一个保障人数(浙江是6.5万,上海是1.5万),如果出现物理报考人数低于保障人数,就根据保障人数进行换算,从高段开始。这可以起到保底的作用,避免物理学科报考人数持续减少。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报考物理吃亏”的问题。

课题组建议: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这样,第一,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第二,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第三,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二) 注重程序和内涵,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科学性,避免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用或误用

高校在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亮点,对推进中学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关于什么是综合素质、怎样测量综合素质、怎样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成果,目前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在采用的是在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计分的方法,忠实记录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为高校录取时提供参考。但不同老师、不同学校记录的方法和内容不尽相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存在差别。数据表明,仍有多数校长和专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顾虑。

借鉴国际大学的录取方式,能给我们几点重要的启示: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高校而非高中;第二,综合素质的内容主要是看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的手段主要是由一系列测评环节构成,比如提交报考志愿、参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临时布置的任务、辩论、进行课题设计等等;第四,程序设计要能够保证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有效。课题组建议注重程序和内涵的研究与运用,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避免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用或误用。

(三) 压缩等级数量,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

上海、浙江高考改革都是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即以高中学生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划定的等级比例,各科考生在选考人群中处于相同位序的赋予相同等级,计入高考总分。但在操作中,由于等级比例按规定进行划定,所以极有可能出现两名考生在一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虽然相差一分但却相差一个或两个等级的现象,这意味着原始分相差一分,两名考生最终得到的等级分相差3分或更多。这种分差在计入高考成绩后对考生造成的影响显然是不能忽视的。

经过研究,课题组建议压缩等级数量,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

(四) “教、考、招”相互联动, 提升高校招生能力,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招生能力

高校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时,通常是通过面试对参加综合素质评价的考生进行评分。在上海、浙江的新高考录取过程中,各有关高校均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了精心组织,总体反应是好的。但在调研中有部分高中校长表示,在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后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有所扩大,如何保证过程的公平性就尤其值得关注。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很好建立,加之学生并没有全面了解高校对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使用方法,因此,对于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是否会出现“拼爹”、开“后门”等问题,家长和学校均表达了他们的担心。

中学的“教”、考试部门的“考”、高校的“招”,功能不同、作用阶段不同,但必须前后呼应,避免各自为阵。课题组建议:首先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课程调整、课程选修、走班制的建立、师资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准备;其次是在考试的组织阶段,要使学生成为选科选考的主体。以前在填报志愿时,有60%甚至更多学生的志愿不是自己填报的,而是由教师和家长包办或主导的。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不了解而出现厌学的情绪。新高考改革把选科提前到了高一年级,高二又面临一次选择,高三还要面临一次选择,中途还有调整选择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是非常有利的。而组织好、指导好学生的选科选考是整个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再就是招生阶段的工作。招生阶段的改革力度、高校的参与力度对新高考改革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所以,教、考、招必须有效联动,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系统协调性,特别是要增强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的能动性和选拔水平。

(五) 提高高中办学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为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需要各方协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等级性考试实施选科选考,需要软硬件资源的配套跟进。目前改革所需的人财物资源存在明显缺口。

首先,教室、场地等配套资源不能较好地满足需求。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上海市各高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走班教学,这就增加了对教室、场地等硬件资源的需求。虽然上海市通过加大教室建设力度、合理配置教室资源、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等措施盘活存量,拓展空间,但未来若要进一步推进“选课走班”,各区县高中的教室、场地等资源仍存在着较大缺口。

其次,高中学科教师总体短缺且结构性问题凸显。从短期看,“3+3”招生考试模式改革打破了原先“3+1”的考试模式,使得选考各门学科的考生比例有所调整;同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意味着每年度选各学科的学生比例都可能出现变化,这对学科教师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不同时段、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需求量的波动性较大。由此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短时期内,高中学校无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配备师资,导致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富余的“潮汐”现象。从长期看,高中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

再者,区域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相对匮乏。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而实施的“6选3”等级性考试方案,增加了各方面的财力成本,主要表现在:实施多次考试,增加了大量的考务和管理成本;建立创新实验室、实施“走班教学”亟需增加基建成本;高中教师绩效工资和编制扩增需要充足的财政资金等。在这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和浙江都尚有压力,其他省市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更需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所以,课题组建议提高普通办学标准和办学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以保障新高考改革目标的实现。

在全国各地推广实施高考政策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

 

上海、浙江先行先试,为新高考改革在全国推开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提供了大量启示。特别是对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合理安排课程、组织走班教学和确定考试时间和节奏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提高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水平

1、教师队伍需增加20%左右

目前对学校教师的编制标准还是1993年制定的编制标准,远远不能满足新高考改革对教师的需求。新高考制度下,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地理、生物教师缺口很大,物理和化学教师富裕。调研中,校长反应,新高考改革对教师数量、尤其是地理和生物教师的需要增加20%左右。

除了对地理、生物老师的需求和教师总量的需求增加之外,为了顺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以下几类教师在当前高中学校中缺口很大:生涯规划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跨学科创新实验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上述几种类型的教师,有的学校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职教师,有的学校只有1-2个,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00%-200%。

随着选课走班制度的实施,对排课、调课、乃至打印复印资料的要求都比以往大幅增加,教辅管理人员一般高中学校需要从原来的3位增加到5-6位。

为解决因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潮汐现象,一方面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的教师教课;另一方面,也可以区域为单位,如一个学区、一个集团、或是一个区域教育局等,统一排摸区内教师总量和结构,统一排摸区内各学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做好支持和保障,进行区域内统筹,解决教师的结构性短缺和潮汐现象,保障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2、教室改扩建30%左右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需要增加教室的数量,更新相关的设施设备,重建学科实验室和学科功能室。这包括两部分,一是增加普通教室,二是重建创新实验室。

3、办学经费需增加20-30%

实施新高考改革以来,随着实施选课走班,教师编制增加、设施设备更新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增加,对学校办学经费的需求增加。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统计表明,上海市高中生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2014年是30819.14元,2015年是35632.31元,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15.62%。就高中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投入而言,2014年,上海市公共财政支出是9380.18元,2015年是10183.46元,较上年增长8.56%。

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如下三方面的支出:一是教师编制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二是学生走班后各项日常费用支出增加;三是新购置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等。与此同时,多数上海高中校长认为,所增加的经费中,相当大的部分要用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指导与管理的需要。

(二)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

高考改革的一大目标是缓解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但是由于功利动机带来的学校“抢跑”问题也随之产生。表现为: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抢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在等级考选考前,停课集中复习“会战”;压缩不考试科目,用考试科目暗中替代,挤压选修课程课时。高中学校的这些功利行为严重影响着正常的课程安排,影响着学生学科学习的持续发展,影响着学生素养的综合提升。为了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结上海的经验和校长们的建议如下:

1、行政推动,专业指导,强化督导,技术支持,多维度保障学校在规定课时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2、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课;

3、加强过程督导,增强评估权重,继续开好拓展型和研究性课程;

4、对接新课标,开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

5、把信息技术列为等级考科目,增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与现代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不相匹配的是,当前上海乃至全国其他省份在选考或等级考科目中都没有“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在当前高利害的高考招生制度下,众所周知,没有列入等级考科目的学科,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就会大大折扣。这样的一个现状非常不利于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高科技人才。对此,课题组深感忧虑。希望将信息技术列为选考或等级考科目,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浙江省“7选3”的模式,也可以探索其他模式。

(三)提高适应新高考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新高考最大的亮点在于将选考权交给学生。“选考”新政倒逼高中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教学而实施走班教学。在新高考制度下,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学不再是统一步调的“齐步走”,而是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走”。

从试点高中的走班制实践来看,走班制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引发了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制度与管理方面等一系列的“链式反应”。新高考所要求的走班制,对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冲击是巨大的。为了更好的适应与服务新高考改革,为了规范有序与高效精准地服务高中教学,结合高中走班教学变革实践中上海、浙江取得的经验,从高中教学管理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1、保持行政班级三年稳定,增强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

2、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建设学习共同体,丰富教学班育人职能。明晰教学班的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走班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优化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与机制。

3、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排课和选课系统;同时制订走班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学生精准走班。学校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排课与选课系统。制订学生选课与走班手册或指南。增加专业化的教辅人员,做好走班教学与管理的支持服务工作。

4、加强学校楼层与场馆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设立专门的学习辅导教室。

(四)科学合理安排考试安排时间

如何考影响着如何教和如何学,考试的时间、次数安排等都对高中课程开设、教学管理等有着重要影响。调研发现,考试次数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秩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汇总调研意见和对上海、浙江下一步调整考试时间与方法的计划,建议如下:

1、把等级考统一安排到高三开考;

2、减少考试次数,等级考限制为一次,英语考试也可以暂时安排一次;合格考与等级考重合的学科,可以由等级考成绩代替合格考;

3、把等级考统一放在6月,与高考时间对接,把所有等级考科目都放在六月份一起考试,成绩一起出。

四、对等级赋分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

将原始分换算成等级分,再将等级分折算成录取分,是新高考改革为了避免纷纷计较的重要措施。由于等级分换算问题涉及到理论、技术、成本和社会心理接受程度等多种复杂因素,这一举措未能到达预期目标,在理论、技术、策略上存在诸多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山东省的改进方案

2018年,山东省正式公布了《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山东的等级分计分方案有几个明显的区别。首先,它划成了8个等级,不同于上海的11个等级,浙江的21个等级。其次,根据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区别是,与浙江、上海同等级同分的赋分机制不同,山东是根据考生的原始分进行线性转化,即让每一个等级里的每一个原始分都对应一个等级分,每个等级最多达10分。但山东方案也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是,它依然没有很好解决不同科目同等级可比较的问题,依然会造成报考化学等科目的考生会吃亏的现象。

第二个是,它可能在中间某些等级内形成“杠杆效应”,原始分差1分,等级分差距就会翻番。虽然山东方案已经把中间段的人数划得很大了(如C+等级占比24%),但如果某一个等级的原始分本来相差达不到10个分值,那么转换为等级分之后就会放大原始分差异,因为方案已经人为设定每个等级有10个等级分。这样,各学科中间段分数依然存在着差1分而差好几分的情况。

(二校正等级分

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专家提出了参照香港地区做法采用校准等级分的办法。基本原理就是在浙江、上海方案的基础上,对各科同一等级(如A+)的人数范围进行校准,使之更符合考生群体的实际特征,以实现同等级可比较,可以称之校准等级分。

具体的办法是(以A+等级为例,其他等级也参照执行):

第一步:借能力指数概念,以各科考生的高考语文、数学成绩作为衡量该科考生整体能力水平的参照指标。

第二步:哪科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高,那么该科当年的A+比例就相应提高。举例来说,某年物理科考生中有8%比例的考生的语文成绩进入了 A+,有12%的人数学进入了A+,取均值,即可以认为物理科10%的考生语文数学成绩是 A+。那么,就把原本该科5%的A+比例校准为10%。 

这种方法不仅仅考虑群体内的次序(校准之后,学科内排名仍然不变),还考虑到了群体之间的水平差异,可以较好地做到科目成绩比较的公平性问题。其科学性也比较高,在我国香港地区也有实践基础。而且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它不需要对现有的制度做大幅度调整。

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端。首先,原始分差1分就差一个等级的现象同样存在;其次,同等级内差异没法体现出来。

(三关于选考等级计分方案的建议

综合如上几种等级分方案的利弊,课题组建议除历史、物理之外几门选考科目等级分计分方式,可以参照校准等级分的原理和技术,在山东方案的基础上再做改进。具体建议如下:

1、把山东方案提出的8个等级改成6个等级,减少前面说的“杠杆效应”。

2、把每个等级的换算等级分区间调整为8分,进一步减少杠杆效应。

3、根据各科考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对各等级人数比例进行校正,使不同科目同等级更加可比较。使各科的同一等级的获得难度大体相当。

(来源:教育学部)


投稿请登录本刊网上投稿系统:www.xb.ecnu.edu.cn

购买本刊请扫码进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天猫旗舰店                        微信微店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